当前位置:首页 > 装修资料 > 正文

豆蔻之年是多少岁(1到100岁的古代称呼)

大家好,本篇文章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,相信很多人对豆蔻之年是多少岁都不是特别的了解,因此呢,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豆蔻之年是多少岁以及1到100岁的古代称呼的问题知识,还望可以帮助大家,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,下面一起来看看吧!

本文目录一览

豆蔻年华是几岁

豆蔻年华是指十三岁左右的少女。

豆蔻年华是一个汉字成语,意思是形容女子的年龄,也是代指少女的青春年华。出自唐代杜牧的《赠别》诗:“娉娉袅袅十三余,豆蔻梢头二月初。”

在诗中,杜牧将十三岁的歌姬比作是枝头的豆蔻,认为在扬州城的十里长街中,所有朱帘翠幕中的佳人美女都不及眼前的这位少女美丽动人,而在杜牧的这首诗之后,豆蔻年华便成为了十三岁女子的代称。

古代不同年龄女子的称呼

1、金钗之年

金钗之年一般是指女子十二岁的年纪。在古代,女孩子到了十二岁的年纪要戴钗,所以后来金钗就成了女孩年纪的代称,金钗之年也特指女子十二岁。

因为在古代,女子出嫁得比较早,一般在及笄之后就开始嫁人,所以在正式出嫁前,就得先找好婆家。后来,金钗之年是指代女子十二岁的年纪就一直被后世沿用。

2、及笄之年

笄本来是指古代束发用的簪子。及笄就是到了可以插簪子的年龄了。古代女子一般到15岁以后,就把头发盘起来,并用簪子绾住,表示已经成年。“及笄”之年即年满15岁的女子。

3、破瓜年华

破瓜之年指的是女子16岁。“破瓜”是因为“瓜”字在隶书及南北朝的魏碑体中,可拆开成二个八字,二八一十六,故当时人们以破瓜表示女子芳龄。

4、桃李年华

桃李年华是女子20岁的代称,桃李,比喻人的青春年少。出自明徐谓《又启严公》:“誓将收桑榆之效,以毋贻桃李之羞,一雪此言,庶酬雅志。”

5、花信年华

花信年华指女子24岁,花信,花开时期。花信年华指女子的年龄到了二十四岁,也泛指女子正处在年轻貌美之时。出自宋范成大《元夕后连阴》:“谁能腰鼓催花信,快打扬州百面霜。”

豆蔻年华是多少岁?

襁褓—— 不满周岁 黄口——本指雏鸟,后比喻幼儿,10岁以下。 总角、孩提——幼年泛称。 垂髫(tiáo)、始龀(chèn)——童年泛称。 幼学——10岁 束发——15岁左右 弱冠——20岁 而立之年——30岁 不惑之年——40岁 知命之年、年逾半百、知非之年、知命之年、艾服之年、大衍之年——50岁 花甲、平头甲子、耳顺之年、杖乡之年——60岁 古稀、杖国之年、致事之年、致政之年——70岁 杖朝之年——80岁 耄耋(mào dié)之年——八九十岁的年纪   鲐背之年——90岁 期颐(jīyí)之年——100岁 另,豆蔻古代所称的“豆蔻”是指女孩的年龄段(十三四岁) 豆蔻花文学作品中的豆蔻:诗文中常用以比喻少女。杜牧《赠别》(其一):娉娉袅袅十三余,豆蔻梢头二月初。春风十里扬州路,卷上珠帘总不如。姜夔(葵kuí)在《扬州慢》词中说:“纵豆蔻词工,青楼梦好,难赋深情。”   出自杜牧的《赠别》一诗:“娉娉袅袅十三余,豆蔻梢头二月初。春风十里扬州路,卷上珠帘总不如。”杜牧在三十多岁时“落魄扬州”,时作冶游,在百无聊赖中写下这首诗赠给一位少年妓女,诗中的“十三余”明白无误地确定为十三四岁的少女,一如豆蔻的含苞待放,这个比喻十分确切生动。